在武漢呆了三天,戶部巷一直是我最想去的地方,因為那是武漢小吃的匯集地,對我們這幫 吃貨的誘惑力相當地大,更因為有比我們先到的同事一個勁兒的宣傳說戶部巷的東西真好吃,下次來了我還去的宣傳,搞得我這幾天蠢蠢欲動,只可惜一直沒有時間。臨走這天來到了黃鶴樓的腳下,用手機衛星定位了一下,戶部巷離黃鶴樓只有1.4公里的距離,說什么我也得去一趟,于是跟同伴兒們一說,是一拍即合,集體直奔小吃街。
戶部巷是老武昌城內一條古巷,位于人口稠密的武昌司門口舊城區,它有150米長,連通民主路和自由路。如果你去黃鶴樓玩,從階梯下大橋,步行走到戶部巷也就15分鐘的路程,實在打不著打車過去也就不到十塊錢,我們這次去走錯了路,是打車也沒打著,公交車又不停,最后打了輛黑車才到了目的地,如果你要去的話最好多問幾個當地人,步行過去最合適。 ![]() 來到武漢,你會發現這里的一大特色就是邊走邊吃邊趕路,小吃街上就不用說了,因為門面小,店內的納客量有限,很多食物買來只能站著吃,而在早上過早的時間段內,這種現象隨處可見,走在大街上,到處都是邊吃著早餐邊趕路的人們,慢慢地成了江城武漢的一道獨特風景。 ![]() ![]() 來到武漢必吃的,精武鴨脖,武漢最著名的應該是精武鴨和周黑鴨,精武鴨是麻辣口味的,而周黑鴨是甜辣口的,我更喜歡麻辣口的,回來時在賓館樓下買了一大袋子背了回來 ![]() ![]() ![]() ![]()
恩施土豆,其實這個跟正宗的恩施土豆相差太遠,我跟老板說,恩施的土豆是用油炸出來的,您這個是用水煮出來的,老板一下啞口了,接下來來了句整條街上沒有比我這個更好的了,好吧,那我就買完嘗嘗這個土豆味道如何吧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面窩也是武漢人“過早”常見的食物之一。它是一種以米粉為原料,加上蔥花和面窩。面窩油炸后兩面金黃、外酥內軟、窩中脆,深受武漢人喜愛,我也很愛。 ![]()
藕丸子,純藕制作,我專門從武漢帶了點兒鮮藕回家,做了次藕丸,深受歡迎
![]() 看到酸辣粉的牌子了沒,建議去后都嘗嘗,味道真的很棒。不僅是粉好吃,連湯都很爽口,我們吃的底朝天,現在看著這碗還流口水,下次去一定吃個夠。
![]() 從鍋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攤到板布上搞平,加入榨菜和雪菜,再將折斷的油條放到糯米上用力卷,內有油條外包糯米團,吃起來別有一番風情。
![]() 這家自豆腐店生意很火,排了好長的隊 ![]() 最后我跑到徐嫂糊湯粉店吃了碗糊湯粉,這家店在網上很出名,所以不得不嘗呀
![]() 稠稠的糊湯、潔白的米粉、撒上蔥花和蘿卜干,看起來就蠻有食欲,濃濃的湯汁兒中透出魚香,還有胡椒的辛辣味,傳統吃法是要配上一根油條才夠地道。據說這糊湯粉湯是用新鮮的小喜頭魚熬制成糊,營養價值可想而知了。 |